曾几何时, 我们一直在想像着那个站在未来的自己,会将是有多么的伟大, 何等的成功。
又再几时, 我们开始放弃去想像那个在未来的自己,可能会变得多么的懦落。
因此,我们便开始变得对自己的未来猜疑,剩下那一丝丝的憧憬。
我们人都有这种倾向;那种一直爱去猜测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所以我们相信算命,相信预测学,相信种种可能揭开我们未来生活的小信号。
这包括着华人传统习俗‘抓周’: 即把几样有代表性的物件放在床上,让小小的baby随意的抓一样,从而决定小孩以后长大可能从事的事业;
另外, 黄历上不都印满着我们在未来的几月几日里易做些什么,忌做些什么。这也都是在猜测未来的一大趋势。
未来,真的那么不可测,真的有必要一直去设想吗?
这全都归咎于人类的好奇心。所谓好奇杀死猫, 我们的好奇心总会落得不好的下场;要不是潘朵拉好奇盒子里头装着些什么,她也不会将其打开,然后祸延人类; 要不是人类好奇毒品所带来的后果,我们也不会知道什么叫吸毒。 过度好奇,其实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大学生其实就一直处在好奇的边缘。我们好奇着读着的这门科系会带我们到那个领域;我们好奇着以后毕业了会不会失业;我们也好奇着我们的成绩会不会考的很糟等等。其实我们都太过好奇,想了过头。
担心未来去向,是人之常情;过分担心而误了自己目前应该做的事情,则是无聊。把握当下,才能步向未来。注意了,是‘步向’ 而不是用了什么肯定之词。因为未来,本来的存在就是不可测。我身边很多的朋友就是过分担心自己的未来动向而误了自己手上该做的事情。本来想读文科,却以为文科在未来的出路会不好而举手放弃;选了商科,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想读这一科。这就是典型的担心未来出路而误了自己的例子。结果呢?成绩考的很差,大学毕业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工作,因为太多人也因为这种想法去读商科,结果市场竞争力太大,个个变成失业皇帝。
理性分析是好的,过于理性而误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则会是不健康。我们现今的社会太过着重与理性思考,而感性的想法却被认定为登不了大舞台。这世界正在蜕变;以前人们认为画家是一分不正经的工作,现在可是被受瞩目与尊重;如果这些人都在想未来的出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还会那么的缤纷,那么的多元化吗?
未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一直去猜想它有多么的可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